基督滿有權能的服侍 (太四12-25)

马太福音系列  •  Sermon  •  Submitted   •  Presented
0 ratings
· 109 views
Notes
Transcript

馬太已向我們表明,主耶穌生命中的每個細節都被神的話所掌管。記住,在耶穌受試探結束和馬太福音四章12節之間,應當插入約翰福音一章19節至三章36節描述的事件。約翰並不是在主受試探結束後,立刻被抓進監獄的。馬太是按主題而非時間順序寫的。要研究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必須對四部福音書進行通盤的分析。
馬太福音四章16節引用了以賽亞書(見賽九1–2)。先知以賽亞描述了在黑暗中“行走”的人,但是當馬太引用這段話的時候,情況更加糟糕,人們不是“行走”而是“坐”在黑暗中。耶穌把光帶給他們。他將傳道的大本營設在迦百農,迦百農坐落在“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它又一次表明福音的信息要普傳天下。加利利人口混雜,那是為“純種的”猶太公民所鄙視的。
耶穌怎樣把光帶到加利利呢?馬太福音四章23節給出了答案:通過他的教導、講道和醫治。這是馬太福音常常提及的重點,在馬太福音九章35節、十一章4至5節、十二章15節、十四章34至36節、十五章30節和十九章2節都可以看到。馬太清楚地告訴我們,耶穌醫治了百姓“各樣的病症”(太四23)。沒有什麼疑難雜症是他無法醫治的。
這些偉大的神跡給耶穌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人們從四面八方前來跟隨他。“敘利亞”是指加利利北部的一個地區。“低加坡裡”在加利利的東北方,意思是“十城”,指的是一個由十座城組成的片區,這些城最初是由亞歷山大大帝的追隨者建立起來的。“約旦河外”指的是比利亞,在約旦河的東邊。消息傳播得非常迅速。很快,人們帶著患病的朋友和家人來找耶穌醫治。
馬太福音四章24節列出了一些病症。“各樣疾病、各樣病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疾病。除此之外,主耶穌也常常拯救被鬼附的人。“癲狂的”並不是指精神病患者,而是指患癲癇的人(見太十七15)。癱瘓指的是中風患者。
醫治的神跡只是耶穌在加利利的事工的一部分,在神跡之外,他也教導和傳講神的話語。以賽亞所應許的“光”是指神話語的亮光,還有耶穌完美的生命和憐憫事工所發出的光。馬太福音四章17節和23節中的“傳道”意思是“傳令官的宣告”。耶穌大有權柄地宣告“天國近了”的好消息。
在馬太福音中,天國一詞共出現了32次,“神的國”只出現了5次(見太六33,十二28,十九24,二十一31、43)。出於對主聖名的敬畏,猶太人一般不會直接用“神”這個詞,而是用天(heaven)來替代。路加福音中的浪子認罪,說他“得罪了天”,意思就是他得罪了神。馬太福音多處用到的天國一詞,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對應章節中使用的是“神的國”。
新約中,國這個詞意思是“統治、治理、主權”,而不是指一個地方或特定的疆域。“神的國”這個短語指的是神的統治。猶太首領想要的是一個政治領袖,可以帶領他們脫離羅馬的轄制,而耶穌來是要給人心帶來屬靈的統治。這並沒有否定未來國度的真實性,前面已經指出這點。
耶穌不僅宣講福音,教導人神的真理,他還呼召了一群門徒,訓練他們做天國的工作。馬太福音四章17至22節記載了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約翰被神呼召、成為門徒的經過。他們已經見過並信了耶穌(約一29–42)。後來他們又回去捕魚,但此時耶穌呼召他們放棄捕魚,跟隨他。呼召的有關細節,可以參看馬可福音一章16至20節、路加福音五章1至11節。
“得人的漁夫”不是什麼新鮮的詞匯。數世紀以來,希臘和羅馬的哲學家就用它來形容那些通過教導和說服來“抓住”別人的人。“得人如得魚”只是聖經用來描繪傳福音的一個比喻,但我們不能局限於此。耶穌還用過其他比喻,比如牧人尋找失喪的羊(路十五1–7)、收穫莊稼的工人(約四34–38)。因為這四個人都是漁夫,所以耶穌用了這一比喻。
在門徒當中,有四個甚至七個是漁夫(見約二十一1–3)。耶穌為什麼選擇這麼多漁夫到他身邊呢?其一,漁夫是閒不住的人。職業漁夫通常不會坐著無所事事。他們要不是將捕獲的魚分類,預備下一次捕魚,要不就是在修補捕魚器具。主需要不怕工作的忙人。
捕魚需要勇氣和耐心,這正是為基督得人所需要的品質。漁夫也需要技巧,他們得向人學習在哪裡找魚,以及如何捕魚。贏得靈魂同樣需要技巧。漁夫要彼此協作,做主工同樣需要合作。但最重要的是,捕魚需要信心。漁夫看不到水中的魚,也不確定撒出的網能否捕到魚。贏得靈魂同樣需要信心和機敏,否則我們就會失敗。
馬太向我們指出了這位王的位格。每個見證人都確認:“這是神的兒子,這是王!”
Related Media
See more
Related Sermons
S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