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讚美
Notes
Transcript
感恩詩
感恩詩
感恩節的習俗:釋放火鶏
也許你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美國總統舉行赦免火雞(Presidential Turkey Pardon)的儀式。 這個習俗有多種說法,其中一個有趣的說法是當時任職美國總統的林肯應兒子的要求,就放過了即將被殺的火雞,讓牠們免於成為餐桌上的菜餚。近代傳統源自1989年的感恩節,時任美國總統老布殊當年收到火雞作感恩節賀禮後,他公開地表示:「這隻火雞現在已得到總統赦免,並獲准在此處附近的農場度此餘生。」自此,美國總統每年都會在感恩節當日在白宮外「特赦」一隻火雞。
據說,獲赦免的火雞在出生時已被選定,並享受聽音樂、人工飼養等特殊待遇,更要被訓練習慣相機的閃光燈和噪音,練習在赦免儀式上「表現鎮定」。其實,差不多美國每家每戶在當日都會吃火雞。據估計,美國人僅感恩節當天將吃掉4600萬隻火雞。
北美洲的感恩節其實是來自英國傳統。在1620年,一班英國受迫害的清教徒移民美洲新大陸,但不適應當地天氣及環境,不少人在冬天饑寒交迫,染病身亡。當地原居民印第安人見狀就教他們狩獵、種植的技巧,適應美洲大陸的生活。新移民在來年就迎來豐收,並邀請印第安人過來一同感謝上帝的恩賜,成為現代感恩節的雛形。
詩篇100篇是《聖經》中的一篇詩篇,被稱為「感謝的詩篇」。它是一首短詩,共有5節,旨在讚美上帝並表達感激之情。詩篇100篇是一首充滿歡樂和感恩的詩篇,提醒我們要時刻感謝上帝的恩典和祝福。這篇詩篇也在基督教的敬拜中常被引用,作為表達讚美和感謝的一種方式。進堂詩
Psalms 73–150 Form, Structure, and Setting
The call for the worshipers to enter the gates and courts in v. 4 suggests that Psalm 100 may have been used as an entrance hymn, similar to Psalms 15 and 24. If this is the case, then the worshipers are poised to enter the sanctuary to thank the Lord. The words of the psalm call them to proceed into the temple area to begin the thanksgiving service.
詩篇九十三篇至一百篇(詩篇九十四篇除外)是一組以神為王的詩篇,一直至詩篇一百篇,將讀者帶入了稱頌、感謝、讚美的最頂峰、最高潮(本篇經文一開始即註明「稱謝詩」)。這篇詩篇充滿命令式的句子,共出現了七個命令詞:「當……歡呼」、「當……事奉」、「當來」、「當曉得」、「當……進入」、「當讚美」、「當感謝」,可以看見上帝要祂兒女的絕對降服與順服,有學者稱它為「命令性」的詩篇。
從詩篇第九十三至一百篇是一組的詩篇,都是講耶和華作王,而第一百篇是總結。詩篇100篇呼籲全地向耶和華歡呼,並鼓勵人們樂意事奉上帝。詩篇提醒人們,我們是上帝所造的,屬於他的子民,他是我們的牧者。因此,我們應該進入他的門,讚美他的名,並對他的慈愛和信實表示感謝。
感恩與讚美是一枚錢幣的兩面,二者不能分割。讓我們思想為什麼我們要向神獻上感恩與讚美。
我們向神獻上感恩與讚美的第一個原因是
一、耶和華是神,我們是祂的民,祂是善的
「(稱謝詩。)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v.1)。這首詩歌一般是以色列人要進聖殿的時候所唱,但這裡卻說「普天下」,所以這首詩篇是滿有先知性的。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v.2)這裡說出普天下要向耶和華歡呼,普天下要來事奉神,向他歌唱!
Psalms 73–150 Intertextuality
The exhortation to serve the Lord (v. 2) echoes the repeated requests of Moses to Pharaoh to allow the Israelites to go to serve the Lord (Exodus 3–10).
Discuss verses 1-2, which invite us to shout joyfully, serve with gladness, and come before God with singing.
Encourage the congregation to actively engage in worship and express their gratitude to God.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v.3a)耶和華是獨一的神,講起來大家都知道,卻是知易行難的真理,可能要歷經多年之後才體會到神是神、人是人,我們是受造的、我們是有限的。我們要讓神去作神,我們就安份作好自己,很多事情交托給神而毋須擔心,因為神最後會統管萬有。所以當我們稱耶和華是神的時候,我們應降服在自己只是人而已。
神不單是創造之主,也是拯救之主。回想我們從罪的窂籠中得釋放。
「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v.3b)這句的意思是指我們是有主人的,我們是被保護的。
在教會生活中,我們是互為肢體,彼此守望。基督徒生命的成長不能單打獨鬥,而是要學會彼此歸屬。例子:為Jaco進行七個月的禱告。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acknowledging God's lordship over our lives.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v.5)我們要相信神是好的,祂是慈愛、信實的;祂對我們的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祂向我們發的是慈愛和平安的意念,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有這份確信!我們要回到最基本的,明白耶和華是神,我們是祂的民,祂是善的。
我們向神獻上感恩與讚美的第二個原因是
二、全地都要來事奉神,都要來向祂歡呼
事奉也可理解為敬拜,羅12:1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參v.4)「稱謝「就是感恩的意思,同時也包括了認罪的意思。我們來到神的面前,只有用感恩或認罪才能進入神的同在裡。
「當讚美進入他的院。」(參v.4)「讚美」這詞的原文意思是讓它變亮;我們不光要稱讚祂說:神祢真好。那祂到到有多好呢?我們可以稱讚:耶和華是大神!耶和華是慈愛的!這樣就把稱讚變亮了。讚美其實是去認識神、發覺神、經歷神,然後把祂顯明出來!
「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參v.4)這裡的「感謝」和「稱謝」是相同的,這裡「感謝」是動詞,剛才的「稱謝」是名詞。「稱頌」就是屈膝和祝福的意思,在心態上要把神看為崇高至大的,所有人都要向祂降服。這裡說的是我們當如何靠近神。
Reflect on the call to enter God's gates with thanksgiving and His courts with praise (verse 4).
Share examples of the blessings and provisions that warrant our gratitude.
我們向神獻上感恩與讚美的第三個原因是
三、經歷不同人生階段的感恩
本來以色列人進聖殿時會唱這首詩歌,唱得理所當然,但唱到後來國家就面臨戰爭,甚至敗仗亡國,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們當向耶和華歡呼(參v.1)、當稱謝進入他的門(參v.4),但亡國的心情真的難以再向神歡呼、感恩,亦很難相信祂本為善(參v.5),這樣也唱了兩千年。後來經歷了以色列復國,再次發出: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參v.1),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參v.2),因為耶和華本為善(參v.5),所以以色列人對這篇詩篇是有很深的感覺的,因為隨著我們生命的歷練,對於詩篇的理解會有不同的變化。
我們在不同的狀況下對同樣的詩篇有不同次層的感覺,那現時我們的感覺是如何呢?是像最初的喜樂嗎?還是正好在信心經歷考驗之中?相信在我們信仰的路上都經歷過對神滿有熱情,但最後卻好像失去了熱情一樣,接著在困局中發現當初樂意事奉耶和華原來還摻雜了很多動機。其實神的道從來沒有改變,是人不清楚或是有另一番看法。求主幫我們回到基本,因為祂的話語是不改變的。
我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因為祂是神,我們本來就屬於祂,祂本來就這麼好!如果我們覺得自己不好,就要再細想是哪裡出了問題。有人因為愛神的緣故而放下工作全職事奉神,但這樣的愛可能走到後來變得感恩不出來,然後走到曠野的路程,但感謝主我們是有盼望的,因為神的道是又真又活的。祂會讓我們真正地認識祂,並知道只有耶和華是神,在任何情況下祂本為善;神不失控,神知道,神明白,這是我們最終的信念!
A Call to Give Thanks (vv. 1–2)
B Celebration of the Covenant (v. 3)
A′ Call to Give Thanks (v. 4)
B′ Celebration of the Covenant (v. 5)
Application:
Encourage the congregation to cultivate a lifestyle of gratitude and praise.
崇基2024年突破成長目標
--每天片語禱告:聖靈,我愛你,樂於跟隨你;良人啊,我屬於你,你亦都戀慕我;神同在,無懼怕;主嘅愛,使我得勝有餘;靠主恩,剛強壯膽
-保持全日有精神活力服侍主,每日行7,000步或以上
Close with a prayer of thanksgiving and invite the congregation to respond in their own personal wo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