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圣殿

Sermon  •  Submitted   •  Presented
0 ratings
· 7 views
Notes
Transcript

经文大纲

诅咒无花果树11:12-14
洁净圣殿11:15-19
无花果树枯萎11:20-21
耶稣的教导11:22-26

诅咒无花果树

11:12-14
无花果树象征腐朽的圣殿.何西阿书九章16节:「以法莲被击打,他们的根枯干了,必不能再结果子。即使他们生产,我必杀死他们所生的爱子。」(《新》)弥迦书七章1节:「我有祸了,因为我好像夏天采摘的果子,又像摘剩的葡萄,没有一挂可吃的,也没有我心所想望早熟的无花果。」(《新》)杰里迈亚书八章13节:「『我要彻底除掉他们的庄稼;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叶子也枯干。我赐给他们的,都离开他们过去了。』这是耶和华的宣告。」耶稣诅咒无花果树的象征和修辞,显然与犹太信仰传统中的先知讲论一脉相承,不结果的无花果树象征空洞的圣殿祭祀制度,及其背后扭曲和腐败的权贵阶级。耶稣的诅咒代表神的宣告和审判。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54.
十一章12至13节中耶稣饿了、叶子、果子、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的背景和意义是了解第14节耶稣宣告的关键。一般而言,百分之十的果子在三月到六月期间会结在旧枝上,其余百分之九十的果子将于七月到十月出现在新枝上。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55. 在罗马人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不论是宗教还是经济,基本由几个重要的祭司家族、撒都该人和公会所左右。不少地主是祭司家族成员或权贵人士,他们更改农作策略,集中种植麦(可作面包)、橄榄(提炼成油)、葡萄(酒),以图更大利益。像无花果这些属于副食品的农作物,在改变农耕物种的情况下,不是因改种其他农作物而被砍下,就是因无人打理而不能结果。在转型下,穷困小民连随处可得的副食品也逐渐被剥削。耶稣看见那有叶子却没有果子的树,是因为没有人打理。表面看来这是植物的现象,却藏着深层次的问题,这是少数领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改变出产所带来的结果。耶稣表面诅咒无花果树,但真正指斥的是导致树不结果的社会结构(social system)和背后的权贵。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56.

洁净圣殿

11:15-19
兑换钱币是必须的,因为当时通行的钱币上有西泽的雕像,所以到耶路撒冷献祭敬拜的人,一定要将钱币换成在推罗铸造、没有雕像的,免得犯了十诫中的第二诫。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0.
鸽子是大多数穷人能力所及的祭牲,至于约翰福音提及的牛羊(约二14~15),则是富人才可以供献的。从表面看,耶稣赶出买和卖的人,推倒桌子和櫈子,似乎是反对买卖交易的商业活动。然而兑换钱币和买卖祭牲是百姓到圣殿献祭敬拜必须的,耶稣的连串行动,是从根本否定这种祭祀敬拜模式?还是另有目的?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0–361.
一世纪耶路撒冷圣殿兴建的原因和意义。这个「造了四十六年的殿」(约二20),是大希律为了宣扬罗马帝国和他的功绩而建的地标。所罗门或所罗巴伯的圣殿已成过去,大希律所扩建的圣殿,是彰显和歌颂大希律的圣殿。圣殿的建筑是以崇拜和宗教的幌子宣扬统治者的威权和能力,是「祭坛与王位成为一体」的有力说明。圣殿似乎是荣耀神,但骨子里却是荣耀希律。赞美神的同时,也赞美君王。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1.
耶稣指斥的,不是祭祀本身,而是经济和成功的化身——希律家族、大祭司家族和权贵。 耶稣不许人从圣殿经过,是继赶出和推倒后进一步禁止在圣殿内交易。耶稣指斥的不是祭祀本身,而是因为经济和贸易利益而失去真正功能的圣殿。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2.
马可福音中耶稣强调万国祷告的殿,并非无缘无故,乃源自旧约以赛亚书五十六章7节的憧憬。所以,耶稣的宣告解释了洁净行动背后的原因和根据,是源自先知传统。万国祷告的殿相对的是贼窝。圣殿所以沦为贼窝,并非因为祭祀本身,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由于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3.
耶稣批判的是使人负债的祭祀。圣殿沦为买卖和商业代理,追逐更大、更多利益的所在,甚至可能成为奢侈奉献的表演场地。圣殿不但有负所赋予的信仰责任,而且反成为人亲近神的拦阻。耶稣洁净圣殿的行动和讲论,揭露当时领袖的腐败,也反映民众普遍对宗教领袖、特别是祭司阶级的不满情绪。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4.

无花果树枯萎

11:20-21
马可的叙述将诅咒无花果树(十一12~14)和其结果(十一20~21)分开,中间是洁净圣殿,因此无花果树和圣殿互相解释,再明显不过。翌日早上耶稣与门徒经过,无花果树完全枯萎——连根都枯干了。彼得想起耶稣的话(诅咒花果树),是呼应第14b节他的门徒也听见了。假如无花果树喻指圣殿,而圣殿又是万国祷告的殿,不结果的无花果树枯萎带来的挑战,自然是有关已成贼窝的圣殿被毁,祷告的意义和实践的问题。在此,马可福音第十一至十五章整体的意义就变得极其重要。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5.

耶稣的教导

11:22-26
虽然这段有关祷告的教导跟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记载相近,仔细对比,马可福音十一章22至26节的结构和内容独树一帜。马可以「三文治结构」将无花果树与圣殿互相解释,再以信心和祷告与无花果树相连。而马太福音祷告与信心虽然互扣,却未与圣殿关连。显而易见,马可叙述中耶稣有关祷告和信心的教导,必须放在无花果树被诅咒和洁净圣殿的语境来理解。在马可的叙述里,枯干的无花果树象征依附圣殿的制度、权贵和信仰形态、甚至圣殿本身将要覆灭。耶稣在马可叙述中的回答,是针对圣殿被毁及藉圣殿谋利的权势和信仰形式湮没的回应。所以,你们当信服神(十一22)的宣告,是要门徒和福音书读者确立信仰的核心;不论耶稣的门徒因为洁净圣殿/无花果树枯干而有疑虑,还是马可福音读者对圣殿被毁感到困惑,耶稣强调神才是信仰的对象。信服神与信服权势和制度,展现两种信仰生活形态。
孙宝玲, 马可福音:福音之始(繁体), ed. 朱美美, 初版., 卷 41, 明道研经丛书 (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明道社, 2011), 366.
Related Media
See more
Related Sermons
See more
Earn an accredited degree from Redemption Seminary with 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