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契部特殊分享:真理和心灵的敬拜

Sermon  •  Submitted   •  Presented
0 ratings
· 5 views
Notes
Transcript

什么才是真正的“敬拜”?

【约4:19】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约4:20】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约4:21】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约4:22】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约4: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4:24】 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我选用这段经文来作为回答“什么是真正敬拜”的答案。这一段经文是来自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的对话;想了解这段经文,我们需要一些的背景来能更好的理解这段经文。
假如我们问:“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最大差异”是什么?我会当之无愧说:犹太人得着神的启示,他们是敬拜着真神的一群人,至少从表面上是如此的。其实我们想想撒玛利亚人提出的问题。若放在任何外邦的地方,大概不太会有人提出撒玛利亚妇人这样的疑问,因为在外邦人眼里在哪里敬拜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甚至他们可以用任意的形式敬拜,甚至可以制造完全的新神就敬拜,可以敬拜任意多的众假神;多拜一位少拜一位对他们都无所谓。因为在外邦人眼里,神不过是保守他们得着自己心中欲望的工具而已。
不过回到以色列人,他们则是完全翻转过来的。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便是: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敬拜神的形式,他们核心不是自己,而是神,所以他们一切的生活、工作等等都体现出他们对神敬拜的态度。这样神的命令在“敬拜”的概念中就显得至关重要;而神所命定的敬拜场所也正是这些人的生活中心。
正是由于以色列人对敬拜是如此的重视,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经文撒玛利亚妇人所出的问题;为什么撒玛利亚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起源要从以色列北国和南国的分裂开始讲起。这场事件的经过就记录在列王纪上12:25-31。
【王上12:25-31】耶罗波安在以法莲山地建筑示剑,就住在其中。又从示剑出去,建筑毗努伊勒。耶罗波安心里说,恐怕这国仍归大卫家。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他们的主犹大王罗波安,就把我杀了,仍归犹大王罗波安。耶罗波安王就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因为他们往但去拜那牛犊。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
耶罗波安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任国王认识到敬拜对以色列的重要性,所以因为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就将神所设定在耶路撒冷的敬拜地点改到了伯特利和但,分别位于北国的北边和南边;另外,很明显耶罗波安这么做,没有引起北国人民的不满和抵抗;北国人民也是欣然接受了耶罗波安的安排!为什么这群百姓会这样做?这不仅仅是耶罗波安犯罪,虽然他必须要付主要的责任;而北国百姓也同样依从了耶罗波安,照样是犯罪!
从经文我们可以看见耶罗波安如此安排是为他自己的统治稳固,那么百姓依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方便。耶罗波安的做法贴切人民的想法,刚与犹大分开的北国一来对于南国并不友好(因为所罗门的奴役所导致的),另外就是此举动所带来的方便大大增加。他们不必跑去耶路撒冷走那么远的路程了,而且南北各有一个,让大家去敬拜神,守节期事奉方便;而且祭司不需要再是亚伦的后裔,他们只要想当祭司就有机会!何乐而不为呢!?百姓也欣然接受了耶罗波安的安排。
这便是第一个在敬拜中会引发的错误:就是敬拜真神时是为了迎合自己的想法或者会众的想法,为了给会众或者自己带来方便而改变了敬拜的本质。北国的悲剧就是从此时开始的,一方面王可以得着自己想要的,百姓可以得着便利,于是他们就改变神设立的敬拜法则;把神扔在一边,把人的想法放在了中心的位置。然而神是如何看待耶罗波安的做法呢?在以色列的列王中,几乎没有哪个王可以像耶罗波安这样臭名昭著,他整整在旧约圣经被提到14次,当圣经提到一个王邪恶时,便会说他们行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百姓所行的在神眼里不再是敬拜而是一种亵渎,是“偶像崇拜”。
同样,放在今天,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敬拜模式”,只为力求人的喜欢和舒适以及便利而选择放弃神的命令;这样的“敬拜”不是对神的“敬拜”,而是一种对“偶像”的敬拜;这个偶像就是自我。这样的“敬拜”在神眼中是一个亵渎,是对神公然的挑衅,是神所丢弃的。
另一个方面,我想在此提到的;耶罗波安这样的做法,不仅影响他那一代的人,也影响后来世世代代的北国居民。然而奇怪的是,虽然神差遣了诸多的先知谴责了北国的罪恶,然后在之后200年里北国从来没有找回过原来的信仰。直到他们被亚述帝国灭亡后,他们仍然没有找回原来的信仰,反而他们仍然延续了他们之前的错误。只不过后来他们在基烈心山上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新圣殿,直到700年后基督来到,他们仍然延续之前的错误敬拜方式,而且直到现代还仍有存有。
这是我想说明的一种在各个教会出现的普遍现象:敬拜的模式常会被后人作为传统效法,很少去思考根源;撒玛利亚妇人的困惑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她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祖宗这样告诉我的”,他们的敬拜从来没有回归到正轨上,仍然延续着之前的错误。这也今天教会的问题,新的教会不断地在成立,而他们的敬拜通常是没有太大的变动,人们很少有再去思考真正的“敬拜”到底是什么!甚至现在有人会以“不懂音乐”来干涉牧者对敬拜的纠正,或者很多牧者会以“我不懂音乐”这方面来解释自己无法在此方面做调整;不过我想大家都看得出来,撒玛利亚人的问题这不是一个音乐的问题,音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一种情况,另有一群人是有在去思考敬拜的问题,但是没有按照神的话语去思考这个问题,仍然是从人的角度来探讨怎样才是“敬拜神”,若只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就一定会走向以人为中心的敬拜。撒玛利亚人就是如此,从耶罗波安开始,他们的信仰就拒绝后来旧约的历史书,拒绝先知书;他们拒绝神的启示,他们不听先知的话就把这些都扔到了一旁;他们只相信摩西五经,他们所得着的启示是不完整的,而且就算是摩西五经他们是照样违背的,因为他们的祭司也根本不是亚伦的后裔,他们不愿遵行,也拒绝圣经的教导,因此他们永远找不到答案!他们只是在Follow原来的错误传统罢了。同样,如果我们今天若不是从圣经中寻找神所要求的真正“敬拜”是什么,我们也只能永远在错误中打转。
我们回到撒玛利亚妇人身上,来看看她提出的这个尖锐问题:
【约4:19】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约4:20】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接着耶稣回答说:
【约4:21】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首先,耶稣告诉妇人,时候马上就要到了,旧约中的礼仪规条,耶稣要来成全这些;这不将再是将困惑他们的问题,也不再是隔阂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的问题;事实上这也不再是外邦人和犹太人产生隔阂的问题;因为时候要到了,这些礼仪的终极含义要被成全。然而后面耶稣接着说:
【约4:22】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耶稣还是要纠正撒玛利亚人错误的信仰;他直接说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也就是说撒玛利亚所真正敬拜的对象,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以为自己在敬拜真神!他们以为自己在敬拜领他们曾出埃及的神!然而事实是,他们没有在敬拜,他们不按照神的命令来敬拜,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们不知道神,也意味着他们与神毫无关系。但是犹太人所拜的,他们知道,也就是他们是认识神的子民,而且救恩也从他们而出。不过耶稣此处的意思并不是说犹太人的敬拜就是完全的,后面我们会说到犹太人的敬拜问题。
【约4: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4:24】 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这两节经文共同重复的一段话是: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地点已经不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如何敬拜神。中文的翻译不是很能让大家正确理解耶稣所说的这句话;和合本的这句翻译可能也间接导致了华人教会对敬拜的错误观念(虽然原文的确是可以这么翻译的,但是从上下文来看不是如此),因为“心灵和诚实”在今日的中文语境来看,是在说要用真诚的心来敬拜神。但是这只对了一半,如果我们看英文的版本,几乎英文翻译都是统一的:“in spirit and truth”

23 “But an hour is coming, and now is, when the true worshipers will worship the Father in spirit and truth; for such people the Father seeks to be His worshipers.

主耶稣的意思并不是只有“真诚的心”而是在“灵和真理”的里面才能真正的敬拜神。撒玛利亚人和犹太人就处在两个极端的里面。撒玛利亚人所做的就是他们似乎也在敬拜神,而且有的很热心,也很真诚;但是他们缺乏真理,他们的启示不完整,即便在他们所拥有的启示中,他们也没有跟从;这是撒玛利亚人的问题。然后犹太人的问题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有真理却没有真诚的敬拜!尤其是宗教领袖们!法利赛人、祭司、官长,他有真理,有当时完整的旧约启示,他们拥有圣殿、祭司的系统、献祭的仪式。旧约所规定的礼仪规条,他们都一一遵守了!似乎他们也在敬拜神,而且在真理中,但是没有在灵里敬拜。他们的圣殿变成了他们可以谋利的工具,耶稣进去推翻了做买卖的人。宗教表率法利赛人处处公众祷告,刻意把袖子做长了,带子做宽了,好让别人注意到他,博人眼球和称赞。这便是两个极端的体现,他只拥有真正敬拜的一部分,而残缺的敬拜就不是神所要的敬拜:
当敬拜只在心灵而不在乎真理的时候,这样的敬拜就会变成纯粹的情感和情绪的释放;现代最典型的就是灵恩教会,有的灵恩教会甚至只有唱诗歌,连讲道的时间都被大幅度的缩短;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真理,而只是在热情和情绪上高昂,所以有的灵恩教会会出现非常极端的表现;宗教狂热就是形容这样的现象,只在乎内在情感的抒发而没有真理的教导和指引,这不仅在灵恩教会,也是历代异教的一贯特征。天主教和穆斯林都属于这一类,曾经的十字军东征还有穆斯林的圣战,也包括上次牧师讲到“周处除三害”电影里那个邪教,基本都是同一个路线,没有真理最终演变成宗教狂热还有情绪主义。
然而另一方面,当敬拜只有真理而没有心灵时,演变出来的结果就是假冒伪善;会成为冷冰冰的敬拜,甚至毫无热忱可言。在我们提到热忱时,我们要小心;热忱只不过是一种外在体现,而重点是在对于什么而热忱。你知道能阻止我们按心灵来敬拜真神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吗?
这个答案是自我!法利赛人的敬拜是冰冷的,连他们的祷告都是冰冷的,因为他们极其自我,他们是自以为义的。如果我们将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好处,从神而来的祝福摆在比神更高的位置时,我们就没有办法真心的来敬拜。因为你的心在意的只不过是你自己,而不是神。耶稣主耶稣所说的按灵和真理来敬拜神,灵的敬拜是对真理的回应,是以上帝为自己全人的中心;当歌颂神时并不是因为旋律的美妙而产生的情感上升,而是灵对上帝的所是和他一切的作为的回应;当我们唱起诗歌,歌唱歌词时,我们脑海是会浮现的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作为,我们歌唱神的慈爱就想到神在我们身上的慈爱,而真实意识到神真的是慈爱怜悯的主!因着祂是祂的所是而来赞美祂!可以这么说,人若经历神作为越多,他越容易对真理回应产生真实心灵的敬拜回应;对神的认识,在真理里的根基越深,他唱出真理时就更容易以心灵来颂赞神。MacArthur牧师曾经提到过,大概是说:会众对神的敬拜程度,取决于他们对真理的认识。他们对神的认识越多,越容易有真实的敬拜,他们的生命被真理塑造的越多,就越容易进入真正的敬拜。我很Amen他的说法。
相反方面,若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是很难进入真实的敬拜啊;因为他们在意的事物不在神的身上,而是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如果听到以神为敬拜中心的诗歌,他们是毫无热忱可言的!但是听到以人为中心的诗歌,以自我的需要为主的歌时,他们就产生极大的共鸣!心中会生出热忱!因为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而我们要明白,人天性就是自我中心,也最容易被这样的歌打动,所以许多教会的歌曲就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因为很容易被人接纳和喜欢。
所以,对真理的共鸣,对神真实的所是而迸发的热忱和赞美,才是耶稣基督所说的“在灵和真理”中的敬拜,父所要的是这样的敬拜者。

关于诗歌圣经怎么说?

说完了敬拜的原则,我们就来具体看下圣诗在圣经中是如何定义的,圣诗应当是有怎样的目的。
【西3: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
此处的“诗章、颂词、灵歌” 想具体来分类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边界是比较模糊了;不过仍然可以有一些的分别;
诗章:可能更多是指向旧约的诗篇,用乐器伴奏来歌唱。
颂词:是指有关信仰的歌曲,更多是赞美神的诗歌。
灵歌:歌本身有世俗的歌曲也有关于属灵事物的歌曲,此处特别使用“灵歌”是指这歌曲是与灵性生命有关联的。
首先,保罗是肯定了可以有不同诗歌的种类,并没有规定只可以有一种单一形式的颂赞模式。如果有的教会只允许单一的方式,这只出于那教会的传统而非出于圣经。另外也有一些教会是禁止使用乐器的,这在以前的时代里是存在的,现代会少一些。这样的规定也同样出于传统而不是出于圣经的教导。
在保罗谈到诗章、颂词和灵歌之前,其实他真正想要强调的是“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圣诗,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创作的,若作者只不过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能这并不能算为圣诗;因为编写圣诗的前提并不是才华(虽然恩赐也很重要),而是他们是否有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存在心里;一个人所写出来的诗歌,从他的诗歌中就映射出此人对神的认识到底有多少;对基督的道存有多少,对此理解有多少。正如前文说到的,现代诗歌的作者其实更加看重才华而不是信仰的根基。在圣经的观念里,诗歌的产生的目的远不是情感的抒发(当然涵盖这一部分),但是诗歌起初的目的是后面经文所描写的“彼此教导、互相劝诫”。教导是教导对神的认识,劝诫则是纠正现在存有的对神、或者对自己的错误观念。也就是说如果诗歌没有这些功能,那么就意味着这并不合圣经要求。
然而如果我们现在仔细去查看大部分的现代诗歌,或者你去观察一下大多数的教会;你会发现唱诗歌的重点不是在乎是否有教导和劝诫的功能;而更多在乎的是大家在“敬拜”时的感觉。请允许我引用一段对此种现代敬拜的真实描述:
“音乐开始缓慢柔和,逐渐但稳定地建立起来,在45分钟的高潮中逐渐增强。每一次的颂赞诗歌都比前一次具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在45分钟的时间里,音乐的情感力量几乎不可察觉地从柔和温和逐渐增强到强烈的、驱使人的高度。开始时,每个人都是坐着的。随着热情的增加,人们几乎按照预定的动作作出反应,首先是举手,然后是站起来,然后是跪下或俯伏在地板上。在敬拜时间结束时,有一半的人群都在地毯上,许多人躺在地上,情感激动地扭动着身体。音乐被精心有目的地带到了这个强烈的情感高峰。人们感觉到这就是集体唱诗的全部目的—把情感提升到白热化的热情。情感越强烈,人们就越相信他们真正“敬拜”了。然而,在所有这些中,对歌曲内容并没有特别强调。我们唱的是关于“感觉”上帝在我们中间的存在,似乎我们升起的情感是确认祂的存在和祂来临的力量的主要方式。几首歌曲告诉主说祂是伟大的,值得称赞,但从来没有真正说出原因。但这并不要紧;因为目标显然是激起我们的情感,而不是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伟大的任何特定方面。事实上,在后来的讲道,传道人甚至都灌输我们,在我们与上帝的交往中,不要跟随头脑而是我们的心。换句话说,这里的敬拜是有意识地和刻意地反智。音乐也反映了这一点。虽然我们唱的颂赞诗歌中没有明显的错误,但大多数颂赞诗歌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它们被写作热情的载体,因为热情—故意脱离理性—是定义这种“敬拜”的概念的特征。”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描述你会有多大的感触,但是我很阿门他所写的;这是现代教会普遍的一种现象;人们对待“敬拜”的定义已经和几百年前完全不同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并没有按圣经的教导来实现圣诗的作用。像我们现代的很多的诗歌在几百年前是根本不可能被接受的,为什么?因为在几百年前教义被极为强调的时代,那一代的敬虔是无法容忍只在感官上用“感觉”来感受上帝的同在。但是我们现代的整个趋势是强调感觉而不是对上帝的认识;甚至许多讲台上的讲道都不是在强调对上帝的认识而是强调对神的感觉。当人们描述自己是否在敬拜神的时候,人们通常是以感觉来衡量的;就好像很多人评论一个教会是否好,多数人的标准是感觉这教会好不好,而不是以这教会是否有真正教导和彼此劝诫作为衡量标准。这个时代对教导的轻视是导致敬拜变化的直接原因,而这种只为增加感觉的“敬拜”并不是真正圣经中对神真正的“敬拜”。

诗歌与讲台的连接

那么我在简短的说一下,敬拜诗歌与讲道的连接。实质上“敬拜歌唱”和讲台是相互配合,讲台不是在“敬拜”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是讲台是作为整个敬拜的一部分。讲台上是传递真理的地方,同时也是听见真理的人也要以心灵来回应;我想大家在听讲道时会不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听讲道的过程中是内心极其火热的。讲员讲解圣经时是内心火热的,下面听的人也同样内心极其火热,这本身就是对真理的热切回应。就好像那些走在以马忤斯路上的那群人说:
【路24:32】他们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
所以你会发现唱诗歌和讲道有着极其相似的作用;只不过诗歌是透过内心的赞美由歌声来回应;而讲台是透过人内心的顺服以合乎真理的行动来回应,所以讲台和诗歌都是敬拜程序里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独立出来了。而且多补充一点,正如我们之前讲到保罗这诗歌的目的做了阐述,在歌罗西书3:16,诗歌的目的是为了彼此教导,彼此劝诫;你发现了吗?这跟讲道是不是有着类似目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诗歌作者大部分都是神学家和牧师,因为除非有对真理的把握,否则无法达成教导和劝诫的作用。只有音乐的恩赐是无法编写敬拜时使用的圣诗。这个法则从旧约大卫就已经开始实施:
【代上25:1a】大卫和众首领分派亚萨、希幔并耶杜顿的子孙弹琴、鼓瑟、敲钹、唱歌(“唱歌”原文作“说预言”。本章同)。
经上说他们弹琴、鼓瑟等来唱歌,但是你们可以看见和合本会有说明:“唱歌”的原意是“说预言”,这不是说他们要自己发预言;而是在说他们将神已经启示出来的话语,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来达到教导、劝诫的目的。
当你翻开诗篇细细来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其里面所蕴含对神极为深刻的认识,甚至超出许多其他的书卷。大家可以读一读诗篇73-83,还有88和89,他们都是亚萨、希曼还有以探所写的,他们可不是只会音乐知识就敢来写圣诗的人,他们是对神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也是圣灵的动工下所写成的;与现代凭着经验和感受所写出来的诗歌是大相径庭的。

敬拜歌曲的转变历史

历史上的三种敬拜歌曲的类型:
传统诗歌:这类早在19世纪后就很少再有更新。16世纪到19世纪之间,这几乎是唯一类型的敬拜歌曲。内容蕴含相当大量的神学基础,颂赞目标是神。
福音诗(永恒的答问):这类诗歌通常在歌词的教义上比较浅,是为了适应福音的需要,向慕道友传达一部分的福音信息或者引发人们思考。
这类诗歌的类型在后来成为主体的诗歌类型,其形式和歌曲类型是直接借进19世纪末期的流行歌曲。
福音歌曲中所阐述的内容,大多是以个人见证和个人经验为主,目标是唱给慕道友来听。
福音歌曲的第一位创始人是Ira Sankey, 是D.L. Moody团队下面的因为敬拜带领。他起初创作的时候是寻求一种简单的方式,比传统诗歌更流行的方式。所以福音歌曲更简短并且音调简单。虽然福音歌曲一出现时,出现了许多的争议,不过很快的就被大众接受。福音诗歌在圣乐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特定的福音场合中使用是合宜的。
奇怪的现象:从那之后20世纪初期,随着福音向全球推进而出现极多的福音诗歌。在福音最被广传的教会历史世纪,尽管教会的数量和传福音的趋势有过从未有过的增长,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福音,然而却几乎没有新的传统诗歌被加入了教会敬拜当中;传统诗歌的创作似乎成为了过去。
现代赞美诗歌:现代赞美诗歌实际上是延续了福音诗歌的模式;现代赞美诗歌和传统诗歌有相似之处,主要歌唱的目标是神,不过沿用了流行歌的形式;现代赞美诗歌更像是福音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结合;然而现代赞美诗歌仍与传统诗歌仍然有不同之处,现代赞美诗歌大多不具备教导功能,更像是简单形式的个人敬拜;比如:赞美诗歌中有表达对神的爱慕、对神伟大的赞美、对神的敬畏和尊崇;然而却没有具体描述为什么。传统诗歌中的赞美神有更加具体的描述神的种种作为和解释来使得赞美更加具体和教化歌唱者,正如人诵读诗篇一样,其对神的描述丰富而具体;但现代赞美诗歌只是单调的重复一些语句:比如说:“主耶稣,我爱你”(从早晨到夜晚)。但传统诗歌的歌词极具教导性,而且不是重复单一的语句而是不断的叠加和升华。
总体趋势:福音诗歌的兴起标志着敬拜:开始由以教义真理为中心逐渐走向了主观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情感。福音歌曲的歌唱对象并不是神,而是面对慕道友讲述个人的经历和自己的情感,其内部并不需要蕴含许多关于神的真理。现代赞美诗歌沿用福音的诗歌方式,用流行音乐来作为敬拜,然而大多的现代赞美诗没有深厚的神学根基,无法实现教导和劝诫;反而很多是透过音乐渲染来达到人情感高潮为主要目的。
三种诗歌创作的区别:
现代诗歌的绝大部分作者没有受过系统对圣经的学习,所以仅凭个人经验和感受著作的诗歌就决定了其诗歌很难具备教导性的功能。而福音诗歌的创作是同理的,从福音诗歌出现后,诗歌几乎变成了只要有才华,有作诗能力的人都可以写诗歌。毕竟福音诗歌是集中在个人见证是感受上的而不是在教义教导上的。而这个特点一直延续到了现代赞美诗上。
然而在福音诗歌之前也就是19世纪之前,传统诗歌的主要创作者是牧师、神学家,是那些做教导并掌握真理的一群人。因他们平日所做的工作就是教导神的话语,因此诗歌的内容是极具教导性的,也是在神学性对神有更深入的认识;其重点是在真理中认识神并因着对神的正确认识而敬拜和赞美。

现代诗歌常见的问题

请大家留意,传统诗歌并一定因为它的旧而因此就一定好,虽然目前能保留下的传统诗歌应该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被保留下来的都是较好的诗歌,里面蕴含着大量的真理,对神的认识都有足够深入。同时,现代的诗歌并不一定就会比传统诗歌差,其实真正的重点不是在于新旧,也不是在于歌曲的风格(有一些是有问题的),而是在于其内容是否具有教导和劝勉的作用。但由于整体的现代教会在真理的把握其实已经远远不及过去,所以也造成现代新诗歌种种的问题,然而仍然存在很多很好的现代诗歌,比如我们唱的“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就是有很好的真理根基,具有教导和劝诫的功能。面对现代诗歌,我提出以下我观察到的一些现代诗歌的问题,我们只要避开这些就可以选到好的敬拜歌曲。
受文化潮流影响的诗歌
虽然我提到歌曲的风格并不最重要的问题,但也不是完全可以忽略。歌曲的风格有时是受到潮流和文化影响的,大部分的风格并不影响什么;然而遇到例如重金属或者Rap之类的风格,这类的风格其实完全不适合在敬拜时使用;原因是这类风格缺少敬畏。
如果你听过重金属就知道,这类因为是让人心里混乱的,更像是从地狱而来的音乐,演奏者也一般打扮地怪异和可怕;这类音乐明显不适合敬拜。Rap是曾在黑人里流行起来的音乐风格,起源于黑人的贫民窟。我最近也听到一些中文诗歌使用Rap的形式,如果要说明一个反对使用这种风格的原因是因为Rap的风格极为随性,一般演唱者也是随意发挥而且给人带有不受约束的感觉。然而敬拜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论道会众聚集时所说的:“【林前14:40】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过度自由的Rap风格实则缺少对神的敬畏之心。另外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风格也不是特别的合适,不过我了解的没有那么多,在原则上大家自己分辨一下。
2. 为了迎合非基督徒而创作的诗歌
这里不是指福音诗歌,福音诗歌如前面提到的,福音诗歌在圣乐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只要使用合宜的时间使用。这里所提到的是那些为了迎合非信徒的口味而创作的诗歌,其歌词内容会有娱乐的成分,引用世俗的元素、甚至笑话和搞笑成分等等之类的诗歌。
3. 毫无纯正的道理的诗歌或者肤浅教导的诗歌
若其中内容与圣经违背,或者与神的话毫不相干的,也就证明它并不具备教导和劝勉的功能,甚至还有误导的功能,这样的诗歌要避开。
另外有一些肤浅教导的诗歌,虽然其内容上你不能说它的歌词是错误,但是因为内容空洞,不适合选择,比如:从早晨到夜晚。其实这类教导性肤浅的诗歌常常是自我中心的,也常会是以单纯音乐来煽动人情感,而非回应真理而发出的情感。
4. 刻意利用音乐来煽动人情绪的诗歌(Bethel Music)
此类诗歌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和劝诫,而是以重复的语句和音乐渲染让人陶醉在情感抒发中;使人极其容易卸下理性思考,陶醉在情感中。在灵恩教会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避免以上常见选诗歌的错误,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诗歌。另外一些提醒,不论是传统诗歌、福音诗歌和赞美诗歌,在不同的场合,以及面对不同人群都是有价值的。教会的敬拜赞美,目标是对神的颂赞,所以传统诗歌和赞美诗歌都可以;其实现在很多的传统诗歌被保留了其内容,然后经过了现代诗歌的重新编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如果大家去过Hope Church圣诞节的崇拜,他们就把传统诗歌重新编曲了,既保留了其内容的教导性,也使歌曲以现代风格演绎。另外有一些的现代赞美诗,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导和对神的认识,这些诗歌都是很好的。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中,福音诗歌就不是特别合适出现;因为主日敬拜是以信徒聚集敬拜神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小组或者一个特定的活动里,若有传福音的目的和目标,一起唱福音诗歌则是合适和恰当的。
Related Media
See more
Related Sermons
S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