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最大的危機 - 約書亞記7:1-26

Sermon  •  Submitted   •  Presented
0 ratings
· 13 views
Notes
Transcript

Side Notes

背景 6:18
但你們務必謹慎,不可取那當滅的物,免得你們受詛咒,取了那當滅的物,使以色列全營成為詛咒而遭受災禍。
重覆字眼
當滅之物 -> 分別為聖
主流思想:耶和華的群體,要分別為聖
核心痛點:要時常分別為聖,有啲要求高?好chur
耶和華重視祂子民的生命過於事務
當看見一個群體生命出現問題,耶和華都放下攻打艾城的事,先處理生命

經文觀察

1 以色列人在當滅之物上犯了罪。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之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
2 約書亞從耶利哥派人往伯特利東邊,靠近伯‧亞文的艾城去,對他們說:「你們上去窺探那地。」那些人就上去窺探艾城。
3 他們回到約書亞那裏,對他說:「眾百姓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勞動眾百姓都上去,因為他們人少。」
4 於是百姓中約有三千人上那裏去,但他們竟在艾城的人面前逃跑。
5 艾城的人擊殺他們約三十六人,從城門前追趕他們,直到示巴琳,在下坡的地方擊敗他們。他們都膽戰心驚,融化如水。
6 約書亞和以色列的長老就撕裂衣服,在耶和華的約櫃前臉伏於地,直到晚上。他們把灰撒在頭上
7 約書亞說:「唉!主耶和華啊,你為甚麼領這百姓過約旦河,把我們交在亞摩利人手中,使我們滅亡呢?我們不如住在約旦河的那邊!
8 主啊,求求你,以色列人既在仇敵面前轉身逃跑,我還有甚麼可說的呢?
9 迦南人和這地所有的居民聽見了就必圍困我們,把我們的名從地上除去。那時,你為你至大的名要怎樣做呢?」
10 耶和華對約書亞說:「起來!你的臉為何這樣俯伏呢?
11 以色列犯了罪,又違背了我所吩咐他們的約,又取了當滅之物。他們又偷竊,又行詭詐,又把那當滅的物與自己的器皿放在一起。
12 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敵面前站立不住。他們在仇敵面前轉身逃跑,因為他們成了當滅的物。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
13 你起來,去叫百姓分別為聖,說:『你們要為了明天使自己分別為聖,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以色列啊,在你中間有當滅的物;你們若不把你們中間當滅之物除掉,你在仇敵面前必站立不住!
14 到了早晨,你們要按著支派近前來。耶和華所的支派,要按著宗族近前來;耶和華所的宗族,要按著家族近前來;耶和華所的家族,要按著男丁,一個一個近前來
15 被選的人當滅之物在他那裏,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燒,因為他違背了耶和華的約,又因他在以色列中做了愚妄的事。」
16 於是,約書亞清早起來,召以色列按著支派近前來選出來的是猶大支派。
17 他召猶大的宗族近前來選出來的是謝拉宗族。他召謝拉宗族,按著男丁,一個一個近前來選出來的是撒底。
18 他召撒底的家族,按著男丁,一個一個近前來,就選出猶大支派,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
19 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在他面前認罪,把你所做的事告訴我,不可向我隱瞞。」
20 亞干回答約書亞說:「我實在得罪了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這是我所做的:
21 我在所奪取的財物中看見一件美好的示拿外袍,二百舍客勒銀子,一條重五十舍客勒的金子。我貪愛這些物件,就拿去了。看哪,這些東西都埋在我帳棚內的地裏,銀子在外袍底下。」
22 約書亞就派使者跑到亞干的帳棚裏。看哪,那件外袍藏在他的帳棚裏,銀子在外袍底下。
23 他們從帳棚裏把這些東西取出來,拿到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那裏,倒在耶和華面前。
24 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把謝拉的曾孫亞干和那銀子、那件外袍、那條金子,以及亞干的兒女、牛、驢、羊、帳棚,和他所有的,都帶著上到亞割谷去。
25 約書亞說:「你為甚麼給我們招惹災禍呢?今日耶和華必使你遭受災禍。」於是以色列眾人用石頭打死他,用火焚燒他們,把石頭扔在其上。
26 眾人在亞干身上堆了一大堆石頭,直存到今日。於是耶和華轉意,不發他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亞割谷,直到今日。

問題

約書亞作為軍事領袖,為何不重整策略?
這是第一次要分別為聖嗎?
為何亞干要死?

引言

約書亞記一開首,耶和華呼召約書亞,接續摩西成為以色列的領袖。以色列人經過四十年留在曠野,上一代已經逝去,現在興起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耶和華呼召約書亞帶領新一代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第二至六章先後記載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以及攻打耶利哥城。過程中,因為有耶和華的同在,以色列人很輕鬆就奪取了耶利哥城。
當閱讀到第七章,約書亞攻打艾城時,就遇上第一次的錯敗,打敗杖。約書亞作為新手的領袖,如何面對失敗?
今天無論弟兄姊妹事奉的經驗是多與少,作為事奉者也必然會遇到錯敗和失落的時候。盼望藉着今天的經文,從約書亞的身上學習如何面對事奉上遇到的錯敗。

放下眼前的事,轉向耶和華 (v2-9)

當約書亞成功帶領以色列人敗打耶利哥城,很自然就乘勝追擊,下一步要進攻艾城。經文重覆出現了五次「上去」,當中包括派探子「上去」,窺探艾城;探子認為艾城人少,就匯報約書亞知,只需要二、三千人就足夠攻打艾城。於是,約書亞就帶領三千人「上去」攻打艾城。不過最終,以色列人不敵艾城而逃跑。經文形容以色列人的心情是「膽戰心驚,融化如水」,這裏就形容心好像融化了一樣。同一樣的描述,通常是形容外邦人被以色列人打敗後,形容外邦人的心「融化如水」。不過今次經文要描述的,是戰敗的以色列人。他們的心害怕得「融化如水」。弟兄姊妹,若果換着你是約書亞,面對戰敗,你下一步會如何?
約書亞作為領袖,其實要面對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要面對失落的以色列人,到底約書亞如何繼續帶領以色列人?另一方面,要面對其他外邦人的圍困。
我想分享自己一些事奉的點滴。我在母會中曾經是一個中學、初職小組的組長,小組人數大約六人左右。當時小組正在討論在恆常的小組時間外,也希望有一些對外服事的機會。當時正正臨近暑假,所以我就提議小組在暑假期間,預備兒童活動給社區的小朋友。當我開始跟小組開籌備會議時,就發現有一位弟兄常常跟我們持相反的意見。當我們計劃想為社區的基層學生補習,他就認為應該要預備更玩樂和有趣的活動吸引小朋友。當我們計劃想跟機構合作,吸取經驗時,他就堅持要自己教。因為暑期活動的方向一直都得不同共識,最終整個預備過程其實是寸步難行的。當時我作為組長,也會面對多方的壓力。面對着小組,我又不知道如何帶小組下一步如何計劃事工;面對教會,教會也會有領袖希望我們與教會兒童部協辦,我也需要跟其他教會領袖溝通。弟兄姊妹,若果換着是你,你又會如何走下一步?
剛剛戰敗了,約書亞作為軍事領袖,理應重整旗鼓,從戰役中吸取教訓,並且調整戰略,再重新上路。但很希怪,約書亞並沒有這樣做。約書亞返而到耶和華的約櫃前俯伏。當經文重覆了五次「上去」,約書亞派探子「上去」窺探艾城,又帶三千人「上去」攻打艾城。其實還有第六個「上去」,就是第六節,形容約書亞和長老把灰「撒」在頭上。把灰撒在頭上,表示人只是塵土,在耶和華的面前,人是非常有限的。當約書亞面對事奉上的錯敗,他回歸到耶和華的面前。在當時的時代,國族之間的戰爭,其實不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角力,也同時認為是各族的神明互相的爭戰。當其中一方民族戰勝時,也代表着戰勝方的神明比戰敗方的神明強大。所以當以色列人被艾城的人追趕、擊殺時,約書亞意識到戰敗不但是戰略的問題,他意識到是與耶和華之間的問題。
因此,當面對錯敗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從眼前事務的問題,把焦點回歸到耶和華,學習向耶和華求問。

覺察內在自身積存的問題 (v10-13)

當約書亞回歸到耶和華面前,第七節約書亞向耶和華說:「唉!主耶和華啊,你為甚麼領這百姓過約旦河,把我們交在亞摩利人手中,使我們滅亡呢?」在這裏約書亞在表達甚麼?約書亞認為耶和華所做的事不合理。當初耶和華施行神蹟,讓以色列人過約旦河,不是要進入應許之地嗎?為甚麼如今又違背了當初的承諾,把以色列人交在阿摩尼亞手中,甚至要面臨滅亡的危機?約書亞直指耶和華的做法不合理。第八節,約書亞繼續向耶和華說:「主啊,求求你,以色列人既在仇敵面前轉身逃跑,我還有甚麼可說的呢?」約書亞需要向以色列民交代這戰敗的事,但約書亞無辦法交代耶和華要離棄以色列人的事,無辦法向以色列人交代他們正要滅亡的境況。第九節「迦南人和這地所有的居民聽見了就必圍困我們,把我們的名從地上除去。那時,你為你至大的名要怎樣做呢?」,約書亞指出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關乎耶和華的名聲的問題。因為作為以色列的神,連自己的子民的性命也不能保住,那麼有誰會稱頌耶和華的名?
當約書亞一句又一句追問耶和華,甚至是責問耶和華,耶和華就在第十節回應約書亞。耶和華重覆提到以色列民中間有當滅之物。這當滅之物是從哪裏來的?在上一章,當以色列人準備攻打耶利哥城時,約書亞曾吩咐耶利哥城內一切的物件都不可以取去,因為是當滅之物。原來這些本來要毀滅的物品,還未處理,仍然留在以色列當中。七章十二節提到,以色列取了當滅之物,留在以色列當中,以至以色列都成為了當滅之物。值得留意的地方,「取了當滅之物」這動詞不是指向一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群體(眾數)的行為。原來經過耶利哥一戰之後,以色列人留下了未處理的事(unsettled matters),這些當滅之物就是那未處理的事。
當約書亞以為導致戰敗的原因,出於耶和華身上,其實約書亞自身又有沒有犯錯的地方呢?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不過無論如何,原來問題不在於耶和華身上,而是出自以色列群體內部的問題。以色列整個群體都成為當滅之物。上一場戰役留下來的問題,使到以色列不能夠攻打艾城。
回到剛才分享到教會小組的例子,面對暑期活動籌備的困難當中,我也會向上帝質疑,為甚麼上帝要安排這位弟兄在這小組當中?他總是跟我持相反的意見?當我表達希望找有經驗的機構合作,他卻堅持要小組自己負責整個計劃。當我向這位弟兄說明我們沒有足夠人手及資源,需要跟機構合作時,這位弟兄就去找了一個無宗教理念的機構合作。我有一段時間不斷向上帝質疑,為甚麼你要放這位弟兄在這裏?後來上帝提醒我問題的重點不在於這位弟兄身上,而是我本身沒有好好地跟小組分享自己計劃暑期活動的理念,同時我一直都不懂得與這位弟兄相處,因為這位弟兄的性格跟我實在太不同了。上帝讓我看見問題不但在於表面暑期活動的籌劃,更核心的問題就是這些仍未處理的事,未處理的關係(unsettled matters)。我不懂得與這位弟兄溝通和相處。
弟兄姊妹,當你進入服事的時候,又有沒有帶着生命未被處理的事?
面對以色列整個民族要被滅的境況,約書亞作為領袖,應該如何是好?耶和華提供了一個出路,就是指示以色列要分別為聖。十三節,耶和華說:「以色列啊,在你中間有當滅的物;你們若不把你們中間當滅之物除掉,你在仇敵面前必站立不住!」

讓耶和華調整我們的生命 (v14-18)

當認清了問題的所在,接着下來的經文,就是要處理這未被處理的事,就是那當滅之物。
這裏值得留意的,就是耶和華要求找出當滅之物的方法。我相信耶和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選出亞干出來,不過耶和華選用了一個一個選出來的方法。由一個一個的支派「近前來」,在當中選出支派;由支派中選出宗族,由宗族中選出家族,再由家族中選出男丁。過程是重複和累贅的。聖經沒有提到約書亞花了多少時間,最終才選出亞干出來,但我相信最少也要花上一整日的時間。為甚麼耶和華要用這麼累贅的方式點出亞干出來,而不是直接點出亞干出來?我們一般都認為是耶和華讓亞干有機會主動出來承認自己的罪。不過同一時間,這個過程又對以色列整個群體有甚麼意義?
經文中刻意重覆用「近前來」和「選」的動作。整個過程就好像在分別以色列的子民。由支派開始,一個一個「近前來」被分別,把聖潔的和不潔的分別出來。這個「選」的過程,是約書亞「選」嗎?不是,而是耶和華親自「選」的。耶和華就好像一步一步的,在祂的子民當中分別不潔的出來。反轉來說,其實耶和華也是在子民中一步一步的,把聖潔的分別出來。
原來群體分別為聖,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夠發生的事,而是一個過程。為群體分別為聖的是耶和華的,不是人作出的。而耶和華是願意花時間為群體分別為聖。當人非常看重眼前服事的成與敗,就好像約書亞很看重是否成功攻入艾城,而耶和華更看重我們的生命狀況。當群體的生命出現了問題,生命中仍然存着這些仍未處理的事(unsettled matters),耶和華願意放下當下的戰事,先花時間處理我們生命中未被處理的事。處理好生命的事,耶和華才讓約書亞重新出發,再一次攻打艾城。
當我籌備教會小組暑期活動的時候,的確是面對很多困難的事,但感謝神,讓我意識到問題的焦點不在於這位弟兄身上,而是我不懂得與這位弟兄相處,以至這個積存下來的問題,以至我們不能夠一同合作籌備事工。最終,暑期的活動是完成了,但我認為這一次活動的成與敗並不是最重要,而是上帝幫助我與這位弟兄相處。從人的角度,我認為自己是不可能與這位弟兄相處的,但唯有上帝的幫助,祂更新我的心思意念。上帝讓我明白我跟這弟兄性格完全不同,不是要互相對撞意見,而是明白我們雙方各有長處,以至在小組中我們可以互補不足,彼此配搭。

總結

弟兄姊妹,在我們事奉的路上,必然會遇到困難或失落的時候。我們或許容易會怪責身邊的弟兄姊妹,甚至怪責上帝。但我很想借約書亞的經歷勉勵大家,不要灰心。在服事困難的背後,或許我們生命都有需要調節的地方。讓我們的眼目不單單放在眼前的事工,反而學習仰望上帝。今天的經文讓我們明白,上帝願意藉着事奉困難的處境,讓我們先停下來,花時間檢視和調理我們生命中未處理的部份,以至我們生命可以更新過來,重新出發。在此勉勵大家。
Related Media
See more
23 items
24 items
24 items
Related Sermons
See more
Earn an accredited degree from Redemption Seminary with 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