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Sermon

Sermon  •  Submitted
0 ratings
· 14 views
Notes
Transcript
講道目的:
勸介傳道人持守初心,以神的呼召作為以後事奉的動力。
講道主題:
能忠心回應神的呼召,不按事工多寡或尊卑,更是按你心中如何持守對神的忠誠為標準。
講道大綱:
1)經文時代背景,與我們現今的情況有何相似的情況(神的話語稀少嗎?)。深信神仍然會興起他的工作。
2)因為神仍然沒有放棄這個時代,就像沒有放棄以利作士師的時代
a)神清晰的呼召祂要用的人(三番四次呼召撒母耳)
b)神切切的呼召祂要用的人(第十節ㄧ撒母耳啊!撒母耳啊!)
c)神清清楚楚說明祂要傳的信息(撒上3:11-14ㄧ與2:27-36同)
講題:
神在亂世中的呼召和整頓
引言:
大家在家中都有網絡對嗎?快不快?都可以啦,對嗎?曾經有一次在我家中發生了一件有關網絡的事。有一台電腦是要連線上網的,有一天,突然之間沒有辦法上網,所以我就檢查一下電腦本身,又應該沒有壞了什麼。我去檢查一下modem(數據機),其他連在一起的機器也運作正常,所以又不是modem有問題。最後你猜發現是什麼壞了?是那條連接的網絡線壞了。所以原本網速很快的,到了我的那台電腦時卻是一無所有。原來聖經裏人神關係之中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是断線,沒有網络訊號的,今日我們就來看看聖經是怎樣記載。
在聖經中有很多混亂黑暗的時代,我們在王國時代有看到(行耶和華所憎惡的事),到舊約時期完結,也是混亂黑暗的。
而在舊約時期之中,也有一段極混亂的時期,就是士師時代。士師時代的特色是神的百姓離棄神,然後他們受到外敵攻擊和壓制,以色列人告神,神興起大師來拯救他們,不久之後他們又離棄神。不斷的循環下去。因此這時代既是混亂黑暗,神亦掩面不看,任他們而行。然而,神不是走了,祂仍然按祂的時間興起祂的工作。我們今天要看一看士師時代末期所發生的一件事,並與我們今天在座每一位的關係。
請打開撒母耳記上3:1-14。而我今天的講題是「神在亂世中的呼召和整頓」。
===================================
我們說這是一個混亂黑暗的時代,是怎樣混亂黑暗呢?看第一節就知道有多黑暗。耶和華的言語稀少,稀少是什麼意思?原來稀少有「少有的,珍貴的(precious)」意思。像我沒有頭髮的,有一條頭髮生出來就已經覺得很珍貴,管它是什麼顏色。但是當你有很多頭髮時,你會不會求有頭髮?
所以我們要留心,那個混亂黑暗的時代不是沒有拜祭或禮儀,你看經文也說撒母耳是事奉耶和華,第二章提到何弗尼和非尼哈也是在獻祭之中的事。那時候是充斥了很多表面上是在敬拜神的情景,但卻實在沒有敬畏神的心。還記得士師記末段加插進去的場景嗎?就是表達各人任意而行嘛。撒母耳記在時序上緊接士師記,仍然是一個混亂的世代,各人任意而行。而撒母耳就是在這種亂世中長大。
這裏還有提到默示不常有,這默示與箴29:18同,「沒有異象(默示)民就放肆」,再一次證明這是混亂的世代。百姓放肆,就是各人任意而行了。
什麼是不常有?中文聖經不能夠顯示出那種力量,這詞本應有傳播,散佈,蔓延和爆烈性的發開的意思。神的話語稀少,表面看好像有很多,但是原來根本沒有什麼真正從神來的話語流傳,甚至在聖殿中的祭司學徒撒母耳都是未曾認識耶和華。
什麼是未曾認識?未曾「認識」。前陣子我幫一位弟兄換汽車機油。我「唔知頭,唔知路」,立刻就答應他了。原來他的是德國車,我從來沒有換過德國車,未曾認識,你看未曾有任何關係。但是我換過以後,就明白了,認識了。
但是回到聖經,這未曾認識的出現也就太奇怪了,撒母耳不是在殿中事奉耶和華的嗎?為什麼又說他未曾認識神,或未曾與神有任何關係?你看到這裏害不害怕?原來在聖殿中事奉神的人是可以與神未曾有任何關係的,這不是別人啊,是鼎鼎大名的撒母耳啊!
連撒母耳都會這樣,那我們更會發生這事。我們以為事奉多了,事奉的責任重了,就很屬灵,神一定很歡喜。但是原來我們還是落在未曾認識神的層面中,未曾真正與神有關係的狀況之中。我們是不是時常都很忙,教會有很多活動,但是我們也要留心我們與神的關係是怎樣。如果那個關係断掉,就算再多的事奉,也是未曾認識神。
而撒母耳的問題出在那裏?對比一下2:12何弗尼和非尼哈聖經說他們「不認識神」!他們身為祭司,不只未認識神,更是不曾與神有任何關係,還要在獻祭的事上得罪神。祭司不是要修復人神關係嗎?但他們主動破壞人神關係。撒母耳,何弗尼和非尼哈是誰教出來的?還不是以利!我們就看到這條線是断在那裏。怪不得民的生命也得不滋潤,枯燥不堪,在以後的章節我們看到百姓的生活,並他們與神的關係都不是按神的心意而活。這種生活,在第三章的一開始,著書者就要我們能夠掌握。
著書者的文筆風格其實也交代了那個時候也達到了一個屬靈的低點。3:2-3 祭司以利本身可能真的是老眼昏花,撒母耳也睡了,對比神在殿裏的燈仍然亮起,你看是誰出了問題?祭司與他的學徒都在這個時間睡了,這是什麼時候?是晚間的時候,更有可能是深夜時分,因為點燈的禮儀是從出埃及記一直到歷代志都有記錄,所以這些禮儀在當時是十足遵守的。可是就只有禮儀的外表,沒有實際的心態。著書者形容這燈「還沒有熄滅」,以一種較負面被動的描述,與「神的話語稀少」一般,似斷非斷,在字裏行間,著書者都有心把當時的那種亂世中的人與神的間係之間的不濟表露出來。但是,感謝神,神沒有讓燈熄滅,正如祂沒有完全止住衪話一般。祂就要在這個時刻復興祂的工作。
我們很多時候說我們是活於亂世時代,什麼是亂世時代?會不會像撒母耳那時神的話語稀少一般。不是沒有,反而是有很多,但很多都只是流於禮儀,表面的信。而這些事卻充斥了在人與神的間係之中,以為有很多的事奉,有很多的服侍,原來是與神沒有關係,帶我們到更不認識祂的地步。我們呼求神,祂來復興祂的工作,不致這個時代跌進一個不可收拾的情況,而是呼召那些願意被祂差遣的人。
我們也要留意神在這復興時間,祂是先呼喚撒母耳而不是以利,這也是一種諷刺的手法。在位的祭司以利卻沒有給神使用,未曾認識神的撒母耳卻是神話語的傳送者。甚至是撒母耳見以利時,以利才醒一醒,之後他又睡了。以利的警覺性是在十分低之處,要到第三次他才意識到神在呼喚撒母耳。而以利三次叫撒母耳回去睡覺,交代了他的屬靈光景,也是百姓和以色列的屬靈光景。使到神的話語不能傳開的,就是不稱職的以利。而之後他要苦求撒母耳把默示透露也貫徹了這諷刺手法。
=============================================
雖然那時一個混亂黑暗的時代,但是我們看到神沒有放棄他們,祂要興起他的工作。祂要祂的話語重新臨到以色列人之中,要他們能聽到神的聲音。祂親自呼召祂的僕人,我們看看祂是三番四次去呼召撒母耳。在這個混亂的世代,祂呼召了這位撒母耳,整頓那個時代。神要呼召誰,是很清楚的。你看頭三次對撒母耳的呼召是直接呼叫他的名字。甚至乎撒母耳好幾次以為是以利在叫他。
第一次有個很特別的記載,撒母耳是跑去以利身旁,很緊張的。在這裏就多少看見撒母耳的品性,雖然以利不好,但撒母耳也是恭敬的侍候他。第二和第三次雖然沒有跑過去,但他也去到以利身旁,只是他不知道那不是以利的聲音。原來神仍然看顧這個岌岌可危的時代,神仍然給機會這時代的人真正的聽到祂的聲音,神呼召撒母耳是要復興祂的工作。
左傳不是有個故事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嗎?是講打仗的士氣問題。撒母耳不像這些士兵,他這幾次都是第一時間去到以利那裏。而且都很恭恭敬敬去問以利。只是那時他未曾認識神,一直都是去以利那邊。如果換轉是我,可能還有「四而問你有冇搞錯」。但是聖經很清楚的交代神是呼召撒母耳的,沒有搞錯的。
撒母耳沒有什麼過人的地方,他還是「童子」,當然「童子」這概念與我們現在不同,但總括來說他是一個年輕人,是一個祭司學徒,沒有力量,沒有地位,不起眼的。而神就是要呼召他,因為神要在撒母耳身上顯出神自己本身的能力,藉著這個小伙子復興祂的工作。
在我們這裏的每一個人,我相信都有神的呼召,因為神沒有放棄這個時代。祂要在我們身上完成他的工作,要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再次聽到祂的話語。希望神保守我們對祂的火熱,在以後在工場事奉時也不忘記我們是怎樣被神呼召。
=============================================
另外我們看看第十節,神重覆的呼叫撒母耳啊,撒母耳啊。大家有沒有想起聖經中有誰是這樣被重覆呼喚?亞伯拉罕,摩西,雅各,撒母耳,西門,馬大,掃羅。特別在舊約的人物,神這樣呼喚他們時,他們也有一個立時的回應。
神是這樣切切的呼召撒母耳,祂不只三番四次,更是很逼切的呼召撒母耳,因為我們的神祂心中的逼切比我們更大。就好像我們的孩子生病了,當然他們覺得辛苦,好想快點康復,但我們作父母的,更是心中著急想他們好起來。這是神逼切的心。
撒母耳的回應是怎樣?他很聽他的師父以利所教,「僕人敬聽」,我們看到撒母耳實在是單純的在回應神的呼召。神是要用這樣的人。
我們都是蒙神呼召的人。我們今天有看見神逼切的心嗎?祂呼召我們不是玩的,不是為了要提升誰的身份,而是在衪的眼中,話語稀少的時間夠了,祂的默示,祂的異象沒有流傳的時間夠了,他不單只沒有放棄這時代,祂不只是口號化的復興祂的工作,祂逼切的要祂的說話傳開。我們有沒有看見神這樣呼召我們是為了什麼呢?
=============================================
我們再下去,神對撒母耳要傳的話是很清楚的。這一段不是撒母耳整夜未睡太累所導致幻覺,而是神給他的默示,不是我說的,你們可以看看第十五節的經文,是神的默示。從經文中看到撒母耳三次不耽延去到以利身旁,又聽以利的話回應神的呼召;而以利又稱撒母耳為「我兒」(v.6),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密切關係。而撒母耳所得的默示卻是神審判以利家的結案陳詞,撒母耳怎樣處理神給他的說話與自己的感情瓜葛?雖然他開始是不敢在以利面前說,但很快他就一五一十的說出。
我們會覺得神好像很殘忍,第一篇給撒母耳要傳的話就是要對他敬重的師傅的判詞。我們看見神在這個時代要以他所召的人整頓屬靈情況。就好像癌症醫生對太太說她有肺癌一樣。我們看劇集都看過很多了。然後那個醫生還是下不了手,不能幫太太動手術,然之後就騙你的眼淚。
我問過醫生,不是演員,是真正的醫生。他說這些都是騙人的。自己的親人更是要自己動手術,因為能救活不能救活都是從自己的手而來。撒母耳對以利的信息也是一樣,以利你有罪啊!祭司你有罪你應該知道怎樣向神認罪吧!
可是他的反應卻是太過「冷靜」吧,他已不只一次聽到神對他家的判詞了,「這事出於耶和華,願祂憑自己的意旨而行」。以利缺乏正面回應神所揭示的話(如獻祭悔改,披麻蒙灰)也表示他對神話語的心態。
以利他本身也是祭司,對犯罪獻祭的事應該十分熟悉。但他在這兩次聽到不神對他的判詞後,都沒有什麼具體的悔改,證明他對神不敏锐(v.8)不是偶然性,而是根深蒂固,怪不得神的話語變得稀少。
更諷刺的是在聖經中把以利和獻祭併在一起時,都是提及他們在獻祭上得罪神的事。到他們應該獻祭的時候,卻完全隻字不提。因此神不能讓這種的風氣蔓延下去,祂要把這條已變壞的網線拔除,換上一條可以把網絡訊號輸送的好線。
弟兄姊妹,神的僕人是要把神的說話傳播開去,在這個亂世之中,我們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心態。我們知道神仍然看顧這時代,他呼召了我們,也看到他逼切的心,你有否預備就算要說的話是多麼不中聽,是多麼的難堪,我們是否保持要傳講神話語的心態?無論以後面對什麼樣的景況,都不忘記神呼召我們時的那個初心?你不用回應我,但是希望你可以在神面前坦然的回應。
=============================================
在亂世之中,神會以祂的方法呼召祂的用人。我們的神很逼切,不願意看見人沉淪在一個自以為敬虔卻與祂互不相識的情況中。祂要興起人來成為這時代為祂傳訊息的人,清清楚楚的傳開去。就好像網線把modem的訊號傳到電腦一般。願神的呼召實實在在的在我們身上活現出來。
Earn an accredited degree from Redemption Seminary with 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