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4:1-10 讲章
Notes
Transcript
竭力保守合一
竭力保守合一
弟兄姐妹们平安!今天我们继续来讲雅各书,开始之前我们先一起
祷告:
上回我们说到了属天的智慧和属世的智慧,属世界的智慧充满了嫉妒,纷争,论断,诽谤,说一套做一套,带来扰乱和坏事。
属天的智慧带来的是清洁,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使人和平。
各人应当自我省察,查验我们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因为言语或者行为让人绊倒,有没有用尖锐的话语去批判别人。
今天的内容也反映了类似的主题
1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 2 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 3 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这四节讲了什么?雅各先从一个问句开始。问句表明什么事情?基督徒之间,互相争斗,互相看不顺眼,互相谩骂,互相毁谤
雅各这么定性的,这些都是从私欲来的,回顾我们上次讲的内容,这些都是属世界的智慧。
为什么这么说呢?属世界的智慧往往都是自我中心的,然而自己又是罪人,充满了私欲,判断的标准都是带有偏见的,所做的所说的,基本是要满足自己的需要。
当教会当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雅各出来警告大家,这段经文其实对于当时处于纷争中的基督徒应该是蛮刺耳的,这也是对于教会内弟兄姐妹之间的纷争一个正面的回应。基督徒,本应有上帝的慈爱,怜悯,清洁,和平,温良柔顺,然而却口出恶言重伤别人,这与基督徒的身份和生命不相合。
保罗曾警戒提多避免饮律法而起的争竞 多三:9
9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纷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
空谈,纷争,律法起的争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虚妄无益的?
1. 争论圣经中没有提及的。2. 可能有多种解释的。3. 对救恩问题和信徒生活没有重要意义的。
这三者没有辩论的必要,用不着去争个你死我活,所谓的捍卫立场。
举个例子:圣经有没有说,方言是什么样的?既没有发音记载,也没有内容记录。这个就不应成为争论的点。决志一定要流眼泪吗?没有,那也没什么争论的必要。圣灵具体是怎么个充满的?怎么浇灌的?是淋下来吗?怎么给人恩赐的?有仪式吗?没有写。
就是说,争论的内容,不会影响我们成为基督徒,不会影响我们跟随主,也不要因为别人跟你不一样,你就觉得他是错的,是有问题的。
上帝既然带领每一个人不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经历祂。这是一件美事。
我们来到第二节,有一个比较好的翻译是这样的:你们想要没有,所以你们杀害。你们贪恋又无法得着,因此你们争战斗殴。
这个翻译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把重点放在了人内心的状态里。你们没有,所以你们杀害,你们贪恋,因此你们争战斗殴。换句话说,这个杀害,争战斗殴,都是因为你们自己的私欲造成的。不是环境造成的,不是有人逼你做得,也不是为真理争战,而是私欲。
为什么这么说的?我们要非常警惕的看待自己受到挫折时候,或者是不满足的时候,或者是被冒犯的时候的心里状态,如果我们诚实面对自己,我们会立马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冒犯我,我想揍他,甚至杀他。或者是说为什么这个东西我没有,我要想办法得到,不惜代价。人不一定在同一件事情上表现一致,每个人贪恋的东西不一样,更进一步来说,每个人的偶像不一样。比如,你可能在钱财上没有这么看中,觉得别人贪你点小便宜也就不会计较了,心态好。但是面子很重要。你可以拿我的钱,但是你不能让我没面子。有没有?或者是说你可以没有学历,但是你得有房有车吧。有没有?或者就有些人面子就不重要,钱要看的死死的,或者说钱不重要,学历是最要紧的。
我们要留意自己内心的状态,你正在被什么掌控?以至于你在日常的行为当中出现了争战,斗殴,甚至杀人。雅各并不是控诉他的读者是杀人犯,他强调人的欲望在受挫折的状态下,会成为施暴者这样的事实,所有的发生口角,互相斗殴,甚至杀人,或者战争,追根溯源,就是一种想要却得不到的私欲受到挫折,对他人所拥有的嫉妒、贪恋造成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个想到得到的欲望受挫呢?雅各说,因为你没有恰当的祷告,叫你们得不着因为你们不求;但是雅各进一步说,求也得不着,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之中。雅各提出错误的祷告是处于自私的动机,要满足自己的私欲
18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
确实,主给我们的恩典我们的确实要享受其中,我们因救恩而快乐。然而我们若不去传福音,我只让我自己得这份快乐,那就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大家听说过精致的利己主义吗?所求的都要浪费在宴乐之中。
雅各这一段的分析,像手术刀一样,切开了人心最深处的黑暗,有时候人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私欲,却因为这个私欲做了很多伤害人的事。
接下来,雅各开始了他的劝诫。
4 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5 你们想经上所说是徒然的吗?神所赐住在我们里面的灵,是恋爱至于嫉妒吗? 6 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7 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 8 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 9 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作悲哀,欢乐变作愁闷。 10 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
上来就说,他的读者是淫乱的人,理由是与世俗为友。我们一方面要思考,有这么严重吗?这样就叫淫乱吗?我们要先看淫乱是什么意思。
淫乱这个词在旧约是淫妇的意思。男人也是淫妇吗?从属灵上来说,是的。它的核心意思是不忠。这是上帝用来形容以色列悖逆的词。上帝和以色列立约,不可敬拜别神,他们却随从各个地方的风俗,拜了很多假神。这就是淫乱,跟婚姻中的出轨是类似的。婚姻是两个人立约,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不离不弃,彼此扶持。结果不乐意,要出去找外遇。这就是淫妇。代表不忠,背叛约定的状态。旧约非常多的记录。
雅各用这个词来指出他的读者是神不忠实的百姓。他们在寻求与世俗为友,那就是与神为敌,是灵里的淫乱。为什么呢?与世俗为友,自然而然的选择属世的智慧,亚当夏娃做了这样的选择,走向了上帝的对立面,核心是一种对上帝的不信任,虽然有可能说,这个人并没有公然离弃上帝,但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都是可以追求世界的,基本上也差不了多远,上帝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力,这就会直接表现在基督徒的行为上,包括上面雅各提到的,争战,斗殴,贪恋,杀害,嫉妒,还有下文11节会提到的,彼此批评。
雅各要通过这些行为,去激发信徒悔改,如果你的生命也出现了这样的特质,要悔改,不可硬着心,替自己辩解,或许可以暂时辩得赢,但是在上帝那里,你是辩不过去的。
5 你们想经上所说是徒然的吗?神所赐住在我们里面的灵,是恋爱至于嫉妒吗? 6 但他赐更多的恩典,所以经上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这个经文有两种解释,尤其是第5节的下半节,这个解释取决于“住在我们里面的灵”,是我们的灵还是圣灵。如果解释是我们的灵,联系第6节,但祂赐更多的恩典,那也就是说,雅各强调的是我们自己的灵里面是充满罪性的,更多的恩典就表明上帝会赐我们能力去对付我们的嫉妒。
如果这个灵的解释是圣灵,那上帝就是主体,雅各要我们好好思想上帝的属性,尤其是祂的嫉妒。
上帝的嫉妒是什么意思?祂渴望祂的百姓全人全心,还无保留的属于祂,依靠祂。
14 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
那第6节祂赐更多的恩典,就表明,神的恩典完全能够使我们达到祂嫉妒的要求,那就是全人全心依靠祂。
两种解释都合理,看你领受哪一种,能够让你悔改,并且更依靠上帝的恩典。
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骄傲的人属世界,不需要上帝。谦卑的人才会觉得自己需要上帝的恩典。越谦卑,经历的恩典就越多。你越觉得需要上帝,上帝就会让你经历祂更多,所以,要顺服神,抵挡魔鬼,上帝的恩典足够你抵挡魔鬼,当你用上帝的恩典抵挡 牠,牠就逃跑。
8 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 9 你们要愁苦、悲哀、哭泣,将喜笑变作悲哀,欢乐变作愁闷。
什么时候我们亲近上帝,上帝就与我们亲近,然而雅各也继续提醒,有罪的人,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要洁净你们的心,要愁苦,悲哀,哭泣,愁闷。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悔改认罪应当有的态度,对罪,应当感觉到羞愧,难过,难受,后悔,以至于转向上帝寻求原谅。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就好像你出轨了,回家面对配偶。什么感觉?要洁净你的手吧?还洁净你的心吧?要愁苦悲哀哭泣吧?除非泯灭良心,也不想跟配偶继续生活了,要不然,出轨这个行为,就是会带来这些负面情绪,然后你要去寻求原谅,你怎么开口?老婆我。。。你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配被原谅,不配拥有婚姻,不配,看着妻子心碎的眼神,你就恨不得找个地方一头撞死。认罪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是很沉重的,是耶稣付的代价,死在十字架上的。我们认罪轻松是因为十字架,因为上帝付了代价了,我们知道祂已经饶恕我们,我们才感觉到轻松,当然,另外一方面也是上帝不会说话,骂你一顿,或者一个雷电劈死你。这些代价耶稣付的。
10 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
耶稣救的你,要在祂面前自卑,因为没有耶稣的恩典,你啥也不是。我有时候深深觉得,虽然我会的东西很多,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我最最值得我夸耀的,就是我认识上帝,我认识祂,我不只知道祂,我还认识祂,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我的救赎者,这是我的荣耀
11 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 12 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
这段话非常直接,基督徒之间不可以彼此批评。结论非常直接,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
批评指的是各种有害的言语:比如质疑,毁谤,不实的控诉。这些言语必须停止,不要批评。
在这里,需要澄清,雅各并不是说他要禁止基督徒使用分辨力,也不是教会禁止赶出异端,更不是否认教会有判断对错的权利。
而是我们用批评的言语指责别人在神面前有错,并且是不了解的情况下。这种批评的论断,违反了爱的诫命,侵犯了上帝的权利。因为上帝才是那一位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我们不能随随便便给别人下结论。如果我们批评及定罪他人,实际上就是宣告我们对他们的灵魂及命运的判决。
3 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 4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保罗这里很直白的写,不能因为别人在某些仪式上,方式上不同,进而去质疑别人的整个信仰。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雅各也说,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当你去审判别人的时候,想想这个经文。
我曾经关注一些护教的内容,就看到有一些极端的所谓的护教者,动不动就把人批判成异端,在我看来,跟现在的键盘侠没有什么区别。就像雅各说的,动动手指就满足了自己的私欲,这个私欲其实就是自以为义,自我彰显,表明我的立场,哪怕伤害别人也在所不惜,我对上帝忠心耿耿,你被伤害只能表明你太脆弱,我只是对上帝忠心,说了该说的话。这等人,在造就人,爱心上没有任何一点用处,及其虚伪。
前阵子看了罗翔老师的视频,大家应该都知道罗翔吧?在B站上做法律普及的一个up主。他说了这么一段话,非常精彩,我给大家大概引用一下:“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喜欢具体的人还是抽象的人呢?我们大部分人只喜欢一个具体的人,那就是自己,对身边的具体人,我们总是很讨厌的。一个越爱抽象的人,你会发现他对身边的人总是越厌恶。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充满了对人类的爱,但是对身边的人都非常的漠然。你越爱人类,你越觉得身边的人离人类的理想标准差的太远...但是真正的爱是针对具体人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哲学家都很喜欢抽象的人,对具体的人都非常的厌恶。最典型的一个人就是卢梭,卢梭写过一本书叫《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一想到这个世界上有受苦的人,他就会流泪啊,他还写了一本书叫《新爱洛依丝》爱弥儿,创建了现代教育学的原理,他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但是卢梭自己又5个孩子,他的情妇帮他生的,他把5个孩子都送去了孤儿院,晚年他写了一本书叫忏悔录。而这本书,说实话,很少读了一本书像读这本书这么恶心的,因为这根本不是忏悔录,而是一个辩解录,卢梭说,我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我没办法呀,我忙着爱人类呀,我哪有时间来照顾孩子啊,人类,我得爱他呀,这本书真的读着就觉得这哥们儿虚伪,伪善。问题是很多人,很多知识分子,都带有这种伪善的特点,所以这也是针对我的一个提醒,真正的爱一定是针对具体人,而不是针对抽象人,但是具体的人,说实话,可爱还是不可爱?不可爱,P的图和真的图哪个好看?肯定P的图好看,这就是为什么异地恋感觉都比较美好,结果见光死了嘛,对吧。
基督徒不要做道德卫士,用圣经道德去切割别人,彼此论断,彼此批评。上帝确实让我们在真理中站稳,但是没让你测验别人有没有站稳啊。你一推,别人跌倒了,然后你就说,你不稳,你没依靠上帝,你要认罪悔改。
你说这个人会不会满头问号???首先是你下手推的,换句话说,你用言语去得罪别人,在别人的道路上放了绊马索,结果你还怪人家的马不会跳。弟兄姐妹们,上帝鉴查人心,在争论的事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小心。不要批评,不要批评要什么?夸奖吗?不!要造就。
我们并非不知道人是罪人,我们并非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关键在与,你可以为这个人做什么?批评他一顿是最糟糕的做法,因为你只顾自己,没有造就别人。
如果只是因为看不顺眼,那我劝你为这个人祷告,不要上去就是一通批评,结果人家绊倒了,离开了,你还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只有当你的心里充满爱的时候,你的心不会只停留在批评中,你会开始想,我可以为他做什么?这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圣灵的工作。要不然就是私欲在控制。
10 你这个人,为甚么论断弟兄呢?又为甚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11 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 12 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 13 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经文很清楚,我们各人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不是说别人的事,要说自己的,自己,要批评,论断,对着自己说,过一个悔改的生活。我们不可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也就是说,宁可不说话,不要乱批评。
最后,用一句经文结束,回到今天讲道的主题。竭力保守合一
3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圣灵已经赐给我们合一,我们有一主,一信,一洗,我们不去创造合一,因为已经在那里了,都是跟随耶稣的人,有光脚跟着的,有穿鞋跟着的,不能互相指责批评,你怎么光脚,你怎么穿鞋。每个人方式不同,耶稣都没有批评,你是谁?可以随意批评呢?愿我们都能够竭力保守这个合一,用爱心,和平彼此联络。
祷告: